蒲松龄的后半段简直就是现代男女关于劈腿的教科书。
蒲松龄为什么不信小翠是妖,道理很简单,因为他喜欢小翠,他不愿意相信她是妖!!!
三是怎么出现的,看看松和翠就知道了。
先说小翠:
1,所谓缘分。这年头都市男女都喜欢把缘分挂在嘴边。你根本就不是懂得佛法和道德经的人,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缘,只是在不合适的时间做了不该做的事良心上本来就过不去了,知道错了,美其名曰,孽缘。其实不是缘分的错,是自己造孽。小翠喜欢蒲松龄确实是无意的,爱情的到来确实不得控制,但是当三是她自己心甘情愿的,她从开始就知道自己是三。
2,所谓付出,不求回报。简直是笑话,没有人愿意付出而不索取爱的,不要诸多借口,你当三就是为了从别人之间插一脚,要的就是那个人的爱。
3,不择手段,拿爱当挡箭牌。 我爱他还有错吗?你别装清纯了,这个世界有几件事能简单用对和错来衡量呢?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黑白的,纯粹的对和错根本不存在。你拿不存在的东西当借口,换句话就是你没借口。
再说蒲松龄,这个版块值得一提。所谓借古讽今
有人说小翠是第三者,有人说蒲松龄劈腿,有人喜欢心如...
对于电视剧情节本身而言,本没有讨论其现实意义的必要,反正都说了本故事纯属虚构,但是确实让人想起近来对感情的诸多评论。
有一篇剧评中这样说道,"爱不在了,彼此真的变了,这样分开是分手。如果为了一个人离开一个人,这是抛弃,是背叛。" 这句话不错,不过要真的区分这两个也太难了... 只是一直觉得感情乃至两个人在一起是需要责任的,或许这才是最终的评判标准。而这把尺子或许也只在自己的心里!
其实,个人认为,我们总是很难对任何一段感情给出对或错的判断,尤其是对于两个人以外的人,每个人看的时候都会戴上自己经历的眼镜。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两个人之间感情的来来往往,真的很难去评判对错。很难说和你暧昧了一段时间的男孩(女孩)拒绝了你,原因是他发现他还是不很喜欢你,他就是坏人,就应该该打该骂,该被戴上“浪费你时间的人”的帽子。
感情需要的是“感觉”和“责任”,而且是遵循自己的感觉和对得住自己良心的责任。而其他很多事情就需要双方的包容与相互理解
第一,故事背景。本剧不能避免的还是把故事背景设置在富二代以及大家族产业纷争之下,似乎这么好一个题材无端浪费成了一个任何年代都有的家族内部的人性与纷争,当然古代的故事背景总是少不了官场的掺和,于是也就有了跟衙门、总督之类的产业上的纷争。还有令我不能容忍的则是蒲松龄怎么会成了济南城的富二代呢?明明淄博的啊!
第二,故事狗血。拖拖踏踏,啰啰嗦嗦,一个鬼故事讲了一年了快!
第三,演员牵强。马浚伟的富二代实在看不出有啥出彩,钟嘉欣的扮相和演出总像个大丫头,小狐仙陈法拉的柔弱一看就是做作,陈锦鸿的性格大变则有点弄得牵强演的也牵强(最经典的性格大变则是《创世纪》里的许文彪);岳华老戏骨没啥可圈点,倒是配角里有几个家伙的出演值得看看,其他也没甚了。
第四,还没结束。说实话,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每次看都是连拖带拉的,一集根本用不了五分钟。也只好这样。
《画舫风云》令人难忘!慌兮兮,不過也挺盪氣迴腸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falv5.com/zhibo/id-21363.html